读错题、算错数、涂错卡、漏掉题……这些“小错误”你是不是也犯过?还有哪些失分点是大家要注意的?高考生最常跳又最不该跳的坑有哪些?
2022考生需警惕:历届高考中的8大失误,分都是这样丢的! 二维码
作者:招生老师来源:六力学校招生网 读错题、算错数、涂错卡、漏掉题……这些“小错误”你是不是也犯过?还有哪些失分点是大家要注意的?高考生最常跳又最不该跳的坑有哪些? 高考倒计时55天,每一年的高考中,都有一些学生因为粗心大意或者经验不足等非智力因素,丢掉了本不该丢的分数。虽然一分看似不起眼,但在失之毫厘、差之千里的高考中,一分甩开的可能就是你和近千人的距离。 下面是一位班主任老师临考前总结的历届高考中的8大失误,务必提醒2022考生注意! 01 审题不仔细 1.看错题目 比如做选择题,就要看清是选正确的还是选不正确的,是选单项还是选多项;写作文要看清楚是要说明文、议论文还是记叙文,是否允许诗歌等要求。 看错题目的考生,通常会遇到两种情况:一是很容易发现“正确答案”,二是死活找不到“正确答案”。比如有的题目让选出“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”,考生惯性思维可能会选成正确的,如果只有一个选项不正确,其他三个都是正确的,很容易一找就找到正确的选项了。但其实人家要的是“不正确的选项”。 2.看漏信息 有些题目本身较长,包含信息较多,一些考生因为着急或慌乱就匆匆忙忙看过去了,结果只看到了题目中的部分信息,导致在答题的时候变得吃力或答不完整,甚至因为部分信息的缺失对题目的理解出现偏差。所以,实在找不到解题思路、卡中间做不下去时,不妨重新认真读一遍题。 3.理解表面化 02 答题不认真 2.答题不完整 一种是一道大题往往有多个层次,要解答的问题不止一个。一些考生只看见了其中一层、其中一个问题,就会只答这一部分。这和我们前面说到的审题有关,这会直接导致答题完整的。 另一种是一个题目,一个问题,需要多方面的分析解答。比如历史中常见的“原因”“意义”分析,往往要写出历史、经济、文化、政治等多方面的内容,只写其中一两点肯定就要丢分了。 3.要点不突出 对于要分多点解答的题,一定要把最重要的点往前放,而且要明确出来。要点所占分值比其他次要点更高,也更能抓住阅卷老师的心。 4.条理不清晰,步骤不明确 有的学生答题,呼呼啦啦写一大片,老师改卷子时还要找老半天,这样很可能老师会找不到或者因为疲累而不想找,结果是即使把要答的内容都答出来了,也很难得高分。 03 卷面不干净 2.涂抹勾划 04 书写不规范 高考答题要求0.5mm的黑色签字笔,这样扫描效果更好。太细或者颜色太淡的笔,都不利于扫描,答题卡看不清晰就会失分。 2.字不规范 有些学生喜欢写连体或者草书,有的学生字写的太过分散,这都容易被扣分。虽然高考不是书法比赛,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写的很有艺术感,但一定要写的认真、清晰、工整,让别人能看清你写的是什么,看出你书写的时候很用心。 3.不在规定区域 05 涂卡太大条 1.顺序涂错 这是最常见的状况了。尤其是对于选择题较多的科目,简直是一个错,个个错,栽倒一大片。为了避免大题和大题之间涂混,或者序号涂错,最好做一部分,涂一部分。 2.形状涂错 请按照答题卡上规定的长方形填涂,请按照答题卡上规定的长方形填涂,请按照答题卡上规定的长方形填涂!!此时不是发挥你的创意的时候,不要来个星星月亮什么的涂上去,那样只是让自己死的很惨。 3.涂卡笔的错 06 试题有遗忘 还有的学生做题中间遇到不太会的先跳过了,结果一跳就跳忘了,交了卷子才想起来自己前边还有两道题,也许不能得满分,但你做了至少有得分的可能呀! 07 时间没控制 08 复查乱修改 ![]() 考前平稳心态的小建议 应对考前失眠的办法 处理失眠问题最好的办法,就是要学会接纳。考前睡得着是好事,睡不着是常事,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恰恰是本身的恐惧害怕。当进入考场感到有些紧张时,不要过分在意,不妨提醒自己,这是完全正常的,高考状元也紧张,相信紧张很快就会过去。 面对孩子失眠,一些焦急的家长比孩子还要担心焦虑,严重放大失眠的影响,家长焦虑客观上会强化孩子的焦虑,反而更加重失眠程度,甚至有些家长还会主动带孩子就医,要求医生给开各种药物缓解。 不是病却被当做病治。家长还会买各种提神醒脑,提高记忆力的药物,其实在做无用功。 那家长如何做呢? (1) 多给孩子做心理辅导,让孩子放轻松,不要把失眠当回事。 3.学生该怎么做? (1)学习计划完成后,可以适当做一些有氧运动,例如跑步、快走等。 高考前夕,一定要合理饮食,不必因为考试增加营养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,清淡可口为宜,少辛辣、忌生冷,保证自己身体健康。作息按照平常规律,按照考试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,少喝茶类咖啡类饮品。 希望家长和孩子能正视失眠这件普通而又正常的事。
文章分类:
校外新闻
|